青海大學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寧。學校前身為青海工學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與青海農牧學院、青海醫學院、青海財經學院合并為青海大學,1969年被撤銷。1971年恢復青海工農學院,設有工、農兩大學科。1988年恢復青海大學。1997年10月,青海畜牧獸醫學院并入青海大學。2001年1月,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青海財經職業學院整建制劃歸青海大學,2004年青海醫學院并入,組建成新的青海大學。 學校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農、醫、管四大學科為主,其他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2001年以來,清華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6所知名高校先后對口支援青海大學,2004年成為青海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08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2年入選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為國家首批百所創新創業示范校,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入選“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獲ASC世界大學生超算比賽一等獎,躋身全球前二十;2019年獲批5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貢獻獎,瀾湄青創賽系列活動進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2020年獲批首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獲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貢獻獎,獲批“三江源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獲批5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新增水利工程、草學、臨床醫學、中醫學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獲批科技部“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貢獻獎,獲ASC世界大學生超算比賽一等獎,躋身全球前十;2022年成功入選全國147所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生態學學科再次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獲批科技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6個重點實驗室,獲批11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第二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頒布《青海大學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 學校占地3000余畝,面向全球和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958人,其中研究生4493人、本專科生23465人。目前,學校有教職工5420人(含附屬醫院3090人),其中專任教師1511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624人,占比達41.3%,碩士以上教師占比達91%。 學校現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2個、省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一級重點學科12個,省級二級重點學科5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8個;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5個,96個專業領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有本科專業6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7門、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1個、國家級卓越計劃項目9項、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國家級虛擬教研室2個;全國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全國思政名師工作室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行業教學名師2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其中培育中心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農業農村部實驗室(中心)9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1個、水利部重點實驗室(籌建)1個、國育華漁VR世界實驗室1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實驗室2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8個、省級科技重點實驗室23個(其中分室1個);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學校現有雙聘院士10人,雙聘教授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6人、青年項目1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國家級人才2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8人,獲國家創新爭先獎、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第三世界國家科學院全球唯一基礎醫學獎等19人,全國及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級優秀專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60余人,入選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人才項目643人,團隊項目25個,青海省“135”高層次人才、省級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260人。1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6個研究團隊入選“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學校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三江源生態保護、高原農牧業、高原醫學、藏醫藥學、鹽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人才,為青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6年以來,學校獲批科研項目2591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項,科研經費總計超17億元,鑒定科研成果87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國爭先創優獎2項,省部級及以上獎85項、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3人次,在國內外各種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466篇。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簽署了交流合作備忘錄,開展務實合作。加入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大學聯盟”等國際合作與交流組織,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獲批“藏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青海)”,清華大學—奧克蘭大學—青海大學“三兄弟”合作持續開展,成為中新人文交流的一大“亮點”。國際交流與合作正在以全方位、多領域、有特色、高水平的態勢不斷擴大。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秉承“志比昆侖,學競江河”的校訓,弘揚新青海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的現代大學。.
學校現有雙聘院士10人,雙聘教授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6人、青年項目1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國家級人才2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8人,獲國家創新爭先獎、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第三世界國家科學院全球唯一基礎醫學獎等19人,全國及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級優秀專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60余人,入選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人才項目643人,團隊項目25個,青海省"135"高層次人才、省級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260人。1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6個研究團隊入選"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全部>
評估結果 | 上榜學科 |
B- | 草學 |
C | 作物學 |
... | ... |
共3個,點擊查看>
生態學
查看更多>
就業率
考研率
主要就業地區 | 西寧 |
主要就業方向 | 房地產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
最低分 | 495 | 488 | 477 |
超本科線 | 90 | 88 | 77 |
最低位次 | 20893 | 20201 | 20819 |
平均分 | — | 497 | 485 |
平均位次 | — | 18231 | 19080 |
最高分 | — | 506 | 492 |
經濟學 | 財政學 | 金融學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應用化學 | 生物技術 | 機械類 | 機械...
看專業介紹、分數線>
青海大學2023年招生章程
青海大學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青海大學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共6條,點擊查看>教學樓
食堂
校園風光
普通類:3600-5200元/年
為了211選青海大學值嗎?青海大學211被內地認可嗎?
為了211選青海大學值嗎?青海大學為什么排名這么低?
青海大學好就業嗎?附青海大學就業率最高的專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