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決定因素):生產力(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積極的因素)
2、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沒有剝削和壓迫、共同勞動、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勞動中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勞動產品。
奴隸社會的生產關系:奴隸主完全占有生產資料和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產品全部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主要矛盾:奴隸階級和奴隸主階級之間的矛盾。
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收租,占有大部分勞動成果、農民有自己的勞動工具和少量土地,勞動成果少部分自己支配。主要矛盾: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
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勞動者出賣勞動力成為雇傭工人、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主要矛盾: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關系、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生產過程中建立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主要矛盾: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3、私有制確立的標志:土地變為私有財產。
4、國家的實質: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5、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建立的基本條件: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有大量貨幣當作資本。
6、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生產過剩(是相對過剩),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
7、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2)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3)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標志:1848《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8、十月革命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跨越,開啟人類歷史新起源。
9、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10、近代以來的中國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社會主義革命(1949-1956)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11、新中國成立的意義:①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②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③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13、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14、改革開放的意義:(1)四個面貌、三個飛躍:改革開放極大西變了中國的面貌、 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 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 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 完善 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 小康富裕 的偉大飛躍。
(2)一“路”一“法寶”、兩個“關鍵招”: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是決定當代 中國命運 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關鍵一招。
1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6、我國“一變兩不變”:變—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兩不變”: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17、中國夢的本質: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18、四個偉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成就偉大夢想。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19、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個階段:一、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二、到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1、我國的所有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表現: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22、非公有制經濟經濟的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4、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
25、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弊端: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征:(1)、黨的領導;(2)、把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3)、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4)、能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
26、宏觀調控的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常用經濟手段:財政政策(稅收、財政支出等)和貨幣政策(利率、信貸等)。
27、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8、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部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29、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1)、建設創新引領、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2)、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3)、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
30、我國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制度)。
31、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構成:社會保險(社保體系核心)、社會救助(生活生存最后一道防線)、社會福利(最高層次社會保障)、社會優撫(特殊社會保障)。
32、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33、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34、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意義:(1)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35、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根本立場:人民立場;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黨的領導方式: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基本執政方式)。
36、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發揮著縱覽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37、我國的國體(國家性質):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國堅持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38、我國民主的特點: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我國對內職能:維護國家穩定,促進社會發展;對外職能:防御外來侵略,保衛國家安全。
39、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職能: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40、人大代表:我國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職能: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
4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民主的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
42、我國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地位: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內容:(1)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2)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3)根本活動準則:憲法;(4)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
43、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主題:團結和民主。
47、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地位: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自治組織:農村——村民委員會,城鎮——居民委員會;人民群眾直接行駛的民主權利: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48、法律的產生: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法律的本質: 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職能:既有政治職能(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又有社會職能(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49、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原則:(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50、法治國家是指:實行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的國家。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行政機關推進嚴格執法的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堅持規范執法、堅持公正執法、堅持文明執法。公正司法的要求: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結果要公正。
51、哲學產生于人類的社會實踐。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與具體科學的聯系: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52、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括兩方面,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2)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3)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
53、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
54、意識的特點: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意識的作用: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
55、聯系的特點:普遍性、客觀性(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多樣性。
56、系統的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57、發展的實質: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事物。
58、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59、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重要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60、實踐的特點: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意識沒有直接現實性,而實踐能把人們觀念中的東西變為現實。
61、實踐與認識的關系:(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2)認識反作用于實踐。
62、真理具有客觀性、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真理就是真理,不可以推翻,但可以不斷完善和發展。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檢驗和發展真理。
63、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
64、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65、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
66、人民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群眾觀點: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67、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是人生重要向導。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價值的創造與實現:(1)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根本途徑);(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客觀條件);(3)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觀條件)。
68、文化與經濟、政治關系: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功能: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
69、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發展。
70、保持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