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為缺乏好的作文素材而發(fā)愁?
你是否沉迷學習而忽略了社會熱點事件?
你是否不清楚如何挖掘熱點事件的本質?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人民日報11月熱點時評匯總,都是精華,不容錯過,快快mark吧!
下潛深度見證創(chuàng)新高度
吳月輝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載人深潛創(chuàng)造新紀錄!11月10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完成萬米級海試,首次探底全球海底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挑戰(zhàn)者深淵”。此次下潛深度達到10909米,并在海底停留6個小時,進行一系列的深海探測科考活動,帶回了礦物、沉積層、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樣等珍貴樣本。這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極少數能造出萬米潛深的載人深潛器的國家之一。
被稱為“地球第四極”的馬里亞納海溝,溝內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是地球上環(huán)境最惡劣的區(qū)域之一。“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意味著中國擁有了自主研究萬米深海的能力,將為深海海床深淵的科學研究做出更多原始和基礎性貢獻。
其實,就在10月27日,也是在馬里亞納海溝,“奮斗者”號剛剛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這個紀錄還未保持半個月,“奮斗者”號再次向海溝最深區(qū)域發(fā)起了新挑戰(zhàn),并成功坐底10909米的海底?!靶录o錄”迅速被打破的背后,是我國自主研發(fā)深海裝備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進步。1986年,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后,我國自主研發(fā)載人潛水器的腳步就未曾停歇。“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接連誕生,載人潛水器的國產化程度更高、實用性更強、性能更優(yōu)越,助力中國深潛人的“深藍夢”變?yōu)楝F實。
外觀酷似一條綠色大頭魚的“奮斗者”號,是國際上首次可以同時搭載三人下潛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具備覆蓋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業(yè)能力。本領如此高超,歸功于“奮斗者”號有一顆強大的“中國心”,在多個關鍵技術和重要材料領域,擁有很高的國產化程度。
想要在萬米深海里自由行走并不容易,首先要攻克的難關,就是巨大的水壓。馬里亞納海溝1萬米處,水壓接近1100個大氣壓。此前,也有國外深潛器依靠結實耐壓的球形載人艙,成功挑戰(zhàn)了這里的萬米重壓,但艙體空間太小,僅容單人屈膝,無法搭載更多的人和設備。如何破解這個技術難題?用來制作艙體的材料是關鍵。經過不斷優(yōu)化和上千次的測試,我國成功自主研制新型高強度鈦合金,其強度高、韌性好,能夠承受萬米水壓,并且重量極輕,也可確保載人艙有足夠空間。有了新材料的保駕護航,“奮斗者”號終于可以頂住巨大的海底壓力,安全載人潛入萬米深海。
深潛器坐底10909米深度,僅是初窺冰山一角,海洋深處還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和揭秘。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斗者”號,中國載人深潛事業(yè)不斷取得新突破,離不開幾代科研工作者的執(zhí)著和奉獻。他們是不斷走向深海的勇敢戰(zhàn)士,為我們探尋著大洋深處的奧秘。相信隨著我國在科技領域的自主研發(fā)能力不斷增強,在探索深海的道路上,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為人類做出新的貢獻。
高值醫(yī)用耗材治理的重要一步
李紅梅 來源:人民日報
不久前,一場采購金額過百億元的國家級高值醫(yī)用耗材集中采購開標。多年來位居高價位的心臟支架大幅降價,從均價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超過90%,按意向采購量計算,預計節(jié)約資金109億元。這一消息,引發(fā)社會關注和熱議。
心臟支架是人們熟悉的高值醫(yī)用耗材。近年來,因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不斷增多,進行心臟支架植入的病例數逐年攀升,每年臨床用量達100多萬個,人均使用1.4—1.5個。但是,心臟支架的平均價格一直在萬元以上,全國心臟支架的費用負擔一年超過150億元。
心臟支架的價格較高,與其創(chuàng)新性、侵入人體特性有關。經過長達30多年的臨床使用,心臟支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國內產品臨床使用率已達80%,國產、進口產品在質量上幾乎沒有太大差異。按市場規(guī)律,這種技術成熟、競爭充分的產品價格會逐步下降。然而,心臟支架由于銷售模式的原因,過于依賴推廣、營銷,中間環(huán)節(jié)費用占了大頭,導致出廠價與患者使用價之間相差巨大。不僅是心臟支架,其它高值醫(yī)用耗材價格往往都比較高。從出廠、各層級代理商、物流配送到醫(yī)院采購、使用,經過的環(huán)節(jié)越多,中間費用就越高,價格也越高。由于高值醫(yī)用耗材型號復雜、種類繁多,病例之間的使用存在差異,因此多年來難以開展“團購”,無法有效實現量價掛鉤。同時,因流通費用過高,相關企業(yè)往往重銷售、輕研發(fā),產品難以靠質量、創(chuàng)新贏得市場。
從心臟支架開始,高值醫(yī)用耗材的暴利現象該終結了。集中帶量采購帶著聯盟地區(qū)2408家醫(yī)療機構80%的需求用量,招采合一、量價掛鉤,采取醫(yī)保預付貨款、醫(yī)院確保使用、藥監(jiān)部門全力監(jiān)管質量的綜合手段,實現降價保質,強力治理價格虛高。此前,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已經有了3批實踐,給高值醫(yī)用耗材集采提供了有益經驗。盡管目前心臟支架不像藥品一樣有一致性評價質量認證,但采購的心臟支架全部是醫(yī)療機構自主報量的常用主流產品。按照規(guī)則,即使出現中選產品不是醫(yī)院常用產品的情況,也由醫(yī)院自主決定用量。另外,臨床上仍有20%的使用比例留給醫(yī)生和患者自主選擇。隨著國家醫(yī)保局推進耗材標準化編碼工作,所有高值醫(yī)用耗材還會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將為今后所有品種的集中帶量采購打下良好基礎。
面對集中帶量采購,有些人擔心,會不會這頭降了那頭升了?對此,醫(yī)保部門已經明確,醫(yī)保預算結余留給醫(yī)院,醫(yī)院按照政策自主分配,這無疑將大大激發(fā)醫(yī)院的積極性。同時,配套醫(yī)保支付改革、醫(yī)療服務價格調整、藥品流通體制改革,以及公立醫(yī)院薪酬制度、補償機制改革等,將有效防止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推動實現合理診療,合理使用藥品、耗材。
高值醫(yī)用耗材治理被稱為醫(yī)改難啃的“硬骨頭”,涉及的利益鏈條長,觸及的改革面廣。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切實減輕費用負擔,讓醫(yī)?;鸬玫礁雍侠淼氖褂?,促進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再難的事情也要努力辦好。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攻堅克難,凝聚眾智、集聚眾力,朝著改革目標協(xié)同發(fā)力,才能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更好守護人民健康。
教科書浪費驚人,循環(huán)使用“卡”在哪?
蔣萌 來源:人民網
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新學期開始,拿到嶄新的教科書,認真包上書皮,頗有儀式感。當學期結束,面對學完的一本本教材,既有“成就感”,又會為它們的出路犯愁?!百u了一麻袋的書,最后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網絡上畢業(yè)生的調侃令人苦笑。
鏡頭轉向中部某省某再生資源企業(yè)3500平方米的車間,一座近兩層樓高、重達40多噸的“舊教材山”赫然顯現,記者隨手撿起一本初中歷史教材,發(fā)現品相完好、干凈整潔。據說,這只是三四天收來的,旺季回收量是現在的3倍,這些教材將全部變成再生紙……圖書館里的書籍可供讀者反復借閱,大量“很新的舊教材”卻淪為“廢紙”,兩相對比,吊詭又現實。
國家新聞出版署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8年僅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全國零售數量就達29.3億冊、總計259.89億元。業(yè)內人士指出,我國教科書用量巨大,印制越來越高檔,若不能循環(huán)利用,會造成極大浪費。
事實上,教材循環(huán)使用不是新鮮事。2008年起,在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免費教材循環(huán)使用已經展開,涉及音樂、美術、體育、健康、科學等學科。這些教材由國家免費發(fā)放,而非學生家長購買。有關學科不需做課堂記錄,被重復利用的教材品相較好。已建立循環(huán)使用制度的學校,還會定期對教材消毒。上述“前提”令教材循環(huán)使用在一定范圍內實施較好。但也要指出,由于不涉及個人購買、未涵蓋所有學科、不包括高中以上非義務教育階段,“循環(huán)使用的教材數量仍不及教材總量的零頭”。
另一方面,市場化的教材循環(huán)利用也面臨不少難點——回收分揀需要大量人工,成本不低;各地使用教材不盡相同,更新版本時間各異,給二次銷售帶來不確定性;究竟是通過書店或電商銷售,還是與教育系統(tǒng)合作,尚無成熟模式。這些問題難免影響二手教材資源通過市場渠道有效利用。
法規(guī)的“不匹配”同樣不容忽視。按照規(guī)定,從事出版物發(fā)行業(yè)務的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應取得《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必須從依法取得出版物批發(fā)、零售資質的出版發(fā)行單位進貨??墒?,二手教材的賣家往往是個人,收購銷售也有別于傳統(tǒng)發(fā)行。填補“空白”,規(guī)范行為,要更有針對性。
世上沒有真正的廢物,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進一步實現教材循環(huán)使用,需要教育部門、市場管理、回收企業(yè)、學生們的共同努力。針對非免費教材,教育部門也不妨建立回收機制,對符合循環(huán)使用條件的折價回收,還可以鼓勵捐贈二手教材。由教育部門回收、整理、消毒、發(fā)放,學生和家長也放心。對市場管理部門而言,出臺針對性規(guī)范,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給予政策支持,將使市場在二手教材資源配置中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在規(guī)范中運作,在發(fā)展中成熟,教材回收企業(yè)有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學生彼此交換或購買閑置教材,則是用較低的成本獲得“進步的階梯”,同時為環(huán)保盡了一份力。教材循環(huán)不拘泥于一種方式,將會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綠色環(huán)保,循環(huán)經濟,考驗智慧,取決于行動。
走在紅軍挑糧小道上
戴林峰 來源:人民日報
巍巍羅霄,直沖云天。在山勢峻拔的黃洋界腳下,江西省井岡山市源頭村掩映在萬頃竹林綠波中。90多年前,紅軍突破重重封鎖,將30多萬斤糧食挑上井岡山,源頭村是必經隘口。如今,這里建起了紅軍挑糧小道景區(qū),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
拾級而上,擦肩而過的游客們頭戴八角帽、肩挑竹扁擔,體驗那段紅軍挑糧上山的崢嶸歲月。挑糧歸來,還能在村民家中品嘗紅軍餐?!凹t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019年,僅300多人口的源頭村接待游客10萬人次,售出紅軍餐1.6萬份。但是,這里過去并不是這番繁榮景象。綿延不絕的大山,是革命年代的天然屏障,也成了制約老區(qū)群眾脫貧致富的發(fā)展瓶頸。穿嶺而過的羊腸小道陡峭崎嶇,人難走、車難行、貨難出,源頭村成為省定貧困村。
不忘來路,方能走好前路,必須把黨的初心使命刻印在老區(qū)群眾的脫貧路上。在省市的支持和扶貧干部的幫扶下,源頭村民拿出了當年紅軍挑糧上山的勁頭,鑿石掘壁,填溝架橋,硬是在層巒疊嶂間開出了一條路。如今,村里的路面鋪上了瀝青,源頭村民實現了“出門有路、抬腳上車”的心愿,高標準建設的電路、網絡也架進了大山深處,出山“通道”更加通暢了。
修通道路,還需打通“思路”,精準扶貧關鍵要找對路子。過去,村民們伐竹開荒,山頭禿了也沒能實現致富。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源頭村明確了紅色研學游與綠色生態(tài)游相融合的發(fā)展方向,全村退耕還林132畝,挑糧廣場、紅軍驛站、游客中心相繼建成,村民們端起“旅游碗”,吃上“生態(tài)飯”,12戶4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摘帽。一頭挑著綠水青山,一頭挑著金山銀山,源頭村民踏著紅軍挑糧小道,邁向了小康生活的康莊大道。
修好一條路,開發(fā)一片景,富裕一方人。在推動產業(yè)扶貧過程中,井岡山市將基礎設施建設與旅游產品開發(fā)有機結合,提出“紅色培訓到哪里,教學實踐點建在哪里,公路就配套到哪里”的全域旅游發(fā)展思路,高標準實施了160個美麗鄉(xiāng)村示范點的配套道路建設,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750公里,實現所有農村公路串聯全市所有旅游景點,鋪就了一條條“脫貧路”“致富路”“幸福路”。
在蜿蜒的挑糧小道間徒步攀行,對腳下的路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是一條初心小道,紅軍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建了全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一條勝利之路。在開闊的柏油馬路上驅車疾馳,對前行的路有了更多的憧憬:這是一條小康之路,老區(qū)干部群眾鉚足干勁再出發(fā),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闖出了一條發(fā)展新路。新起點,新生活,新奮斗。老區(qū)干部群眾將沿著革命先輩開辟的紅軍小道,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砥礪前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叫?!凹议L改作業(yè)”讓教育回歸本義
龍敏飛 來源:北京青年報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公布的《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管理“十要求”》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yè),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于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yè)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yōu)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yōu)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贊。據了解,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陜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yè)。
近來,圍繞“家庭作業(yè)”的爭議很多,概言之,老師有老師的無奈,家長有家長的心酸。在這樣的語境下,多省份叫?!凹议L批改作業(yè)”就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從各地的“叫停”舉措來看,多數比較嚴厲,如定期開展作業(yè)督查、納入績效考核等。“叫?!北澈蟮挠靡饩褪菑娬{,家庭作業(yè)不是“家長作業(yè)”,將批改作業(yè)的任務重新放在教師身上,回歸教育本義。
之所以出現一些學校將家庭作業(yè)推給家長批改,背后也有一些現實原因。近年來,社會一直呼吁給教師減負,但具體說來,減負減在哪兒、怎么減,許多人并不理解。更多的情況是,給教師減負之后,許多事項就“自然而然”地落到家長那里。畢竟,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參與;而隨著家校共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家長批改作業(yè)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必須厘清的是,家校共育并不是讓家長批改作業(yè)的擋箭牌。在學生教育問題上,每一個參與的角色都有與之配套的義務和職責。批改作業(yè),就是教師的職責。這正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原因,同樣也是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yè)”的理由。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成長,這沒有任何問題,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職責,不能混為一談。只有學校、家庭各司其職,讓教師是教師,家長是家長,才能形成合力,促進教育有序發(fā)展。
各地應審視并厘清家校共育的邊界,特別是規(guī)定教師職責范圍,劃定家長參與輔導的界限。要明確,家長可以自愿參與輔導,在孩子教育中扮演輔助者的角色,但學校不能強行要求、硬性規(guī)定。學校的減負工作應更科學、更實際,不能一味減負而逾越家校共育的邊界。
如何看待“內卷”不該是一道人生難題
堂吉偉德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最近,“內卷”這個詞火了?!皟染怼钡谋疽猓侵溉祟惿鐣谝粋€發(fā)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后,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然而這個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如何破解“內卷”,成為每一個大學生需要完成的人生課題。(11月9日《中國青年報》)
“內卷”是一種固化形態(tài),或者說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最突出的表現在于,“我不停地努力,為何卻很難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社會不斷進步,競爭就會變得異常激烈,以大學校園為例,以前稍一努力就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拔尖者,現在大家都在奮力向前,采取“奔跑的姿態(tài)”,沖刺一番下來才發(fā)現,自己不但沒有進步反倒可能退步了,付出的巨大努力沒有獲得一個理想化的排名。
這就像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皟染怼钡男纬?,源于在更難獲取成功的大環(huán)境下,一個人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失落感,他們會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消耗精力的死循環(huán)中,在賽道上同其他選手拼命競速,結果卻只領先那么一丁點,沒有什么突出的優(yōu)勢,成功也變得越來越難,付出的代價則不斷攀升。但不少人沒有意識到,通過賽場的過程參與,自己的奔跑能力得到了提升,個人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在齊頭并進的賽場上,其實沒有真正的失敗者,每個人都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大學生對“內卷”的不適應,既正常又不正常。說正常是因為,在大學生的成長經歷中,這種煩惱和焦慮是邁向成熟的必然階段,也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說不正常是因為,以往不少高校的學業(yè)環(huán)境相對寬松,對學生成績的要求較低,大學生“劃水”也能畢業(yè),稍一努力就能實現較大突破,讓成功變得極為容易??梢哉f,以往大學生“內卷”的環(huán)境尚未形成,競爭的壓力也未能有效傳導,現在則大不一樣了。
當多數人都處在一個缺乏壓力的環(huán)境中,動力也就會顯得不足。大學固然屬于象牙塔,不過也是走向社會的最后一步,與社會有著更為密切的關聯。如果大學生在校園中不能感覺到“內卷”帶來的壓力,不能真正找到自身坐標和努力方向,那么進入社會后,就可能付出更高更大的代價——大學虛耗的時間、浪費的機會都需要靠后續(xù)來彌補,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到那個時候,相信不少人將會更加焦慮和恐懼,也會為之前的所作所為而后悔。因此,現在尤其需要大學生在越來越“嚴”的基調下,對“內卷”有更清醒的認識,能夠理性地面對,做出科學的選擇。
不少大學生陷入“內卷”,對此感到焦慮,與缺乏科學規(guī)劃也有很大關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大學生需要改變固有的思維定式,從盲目的同質化和一體化競爭中走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走差異化、個性化的路子,弄明白“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能成為什么樣的人”,才能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不一樣的我”。
大道至簡,舉重若輕,如何看待和應對“內卷”,就不會成為一道復雜沉重的人生難題。
越是歲月靜好越不能忘了負重前行者
喬杉 來源:北京青年報
11月9日是全國消防日,11月是全國消防宣傳月,今年全國消防宣傳月的主題是“關注消防,生命至上”。這時候,我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今年以來,“逆行”這個詞頻頻刷屏,人們從中感受到了一種中國溫度、中國力量。消防員就是一群用行動定格“逆行”的人,危險來臨,總能見到消防員奮不顧身奔向危險的身影。大火蔓延時,是一條通道;洪水肆虐時,是一葉方舟;地動山搖時,是一塊磐石……他們是生命守護者,是希望呵護者,是中國消防員。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毕绬T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但他們也是平凡人,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消防員是那么的可親可敬,有的甚至稚氣未脫,匯入下班人流,就是一個個帥氣的男孩子;來到媽媽身邊,就是一個個大孩子;然而,一旦穿上“火焰藍”,就會表現出堅定英勇,做到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去、關鍵時刻沖得上去,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擔大義。
每一個英勇的消防員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但真要走近他們的身邊,傾聽他們講述自己的心愿,就會發(fā)現,若能選擇,他們并不愿意以這樣的方式成為英雄。有人說,消防救援隊伍的不凡,在于他們是為應對突發(fā)事件和災難而誕生的;消防救援隊伍的榮耀,在于他們始終在一次次具體的營救行動中成長。與時間賽跑,與災害對抗;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見證了他們的不凡,成就了他們的榮耀,但他們根本不想看到這世上有災難,根本不愿見到有人陷入水火。
災難的發(fā)生,不以善良人們的意愿為轉移,消防救援是人與災難之間的安全庇護。一個個消防員,苦練技藝、錘煉作風、磨煉意志,探索消防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現代化。透過一組組鏡頭,我們看到他們萬能的“手”,能攀高樓,能提煤氣罐;寬厚的“背”,能背老人孩子,能背生命和希望;篤定的“足”,能上天入地,能在濃煙烈火中前行。
我們還能感受他們英勇無畏的心,永無止境的追求。從“擅滅火”到“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從應對“單一災種”向應對“全災種”轉變,消防救援隊伍始終重視提升專業(yè)水平、注重科技應用,展示了不斷提升的應急反應速度、搶險專業(yè)能力、協(xié)同作戰(zhàn)水平。
英雄值得禮敬,最好的禮敬方式,是不讓他們陷入危險境地。一個個消防員,他們是硬漢,勞累時,大地是床;危難時,沖鋒是擔當。他們有柔情,有家庭需要照顧,沒有三頭六臂,卻要經受危險的侵襲。有多少次聲聲呼喚,就有多少次最美逆行;有多少次不離不棄,就有多少次出生入死。一次次生離死別,悼念英勇犧牲的烈士,人們的眼里常含淚水。告別烈士,更要告慰烈士。面對一些人的消防意識嚴重不足,一些單位消防預案只是“掛在墻上”,一些地方的消防規(guī)劃滯后于城市發(fā)展……如何告慰烈士,答案不言而明。
越是歲月靜好,我們越不能忘了負重前行的人。正是由于有著一個個消防員赴湯蹈火、竭誠為民,我們這才收獲了“穩(wěn)穩(wěn)的幸?!薄L嵘龂揖C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整體實力,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消防安全,事關人人,這是共同的責任,需要所有人為之不懈努力。
所有的奔跑只因為人間值得
毛建國 來源:北京青年報
已經“立冬”了,窗外還是暖暖的秋陽,紅紅的楓葉,如同我們散發(fā)著光和熱的心。又是一年記者節(jié),是那么宛如平常,卻又不同尋常。
沒有哪一個新聞人,會因為這一天的到來,而不再用腳步去丈量世界。在冒著絲絲寒氣的清晨,在不敢高聲語的深夜,他們只是一點悸動。在這樣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或許應該回到原點,去深入思考一下,這個時代到底需不需要記者,需要什么樣的記者,應該如何對待記者。
真相像陽光和空氣一樣寶貴?!叭巳硕加宣溈孙L”,真相似乎觸手可及,卻又常常遙不可及。記錄真相,不是哪一部分人的專利,人人都可以記錄,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一個優(yōu)秀的記者,總是能夠迅速抵達現場,穿越后真相時代的泥淖,撥開競爭性真相的迷霧,還原真實世界本來的面目。
一個優(yōu)秀的記者,不僅能夠“鐵肩擔道義”,而且能夠“妙手著文章”。媒體生態(tài)格局發(fā)生著改變,記者也有生存和發(fā)展的問題。在全媒體語境下,記者面臨著增強“四力”練好“十八般武藝”的要求。改革、融合……壓在身上,即使這樣,依然奔跑。優(yōu)秀的新聞人,見過了太多的復雜,但他們永遠簡單,總記得剛入行時的那份緊張和憧憬。
在這樣一個日子,很多人都向記者表達了敬意。2020年的春天,來得有些沉重,一個個記者走進醫(yī)院、工廠、社區(qū),站在了應該站立的地方。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有許許多多新聞人,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一連兩三個月沒有休息一天……人世間最熾熱的感情,從筆頭和鏡頭中流淌出來,注解了什么叫“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德不孤,必有鄰”,記者報道時代的溫暖,也被時代溫暖著。正是有著來自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才會堅信,日復一日的堅守終會迎來光明。
這是一個空前變化的時代,但一個時代有什么樣的變化,往往取決于有什么樣的不變。有人說,如果所有堅固的東西都消失了,堅守還有價值嗎?請相信,真正的堅固是不會輕易消失的,真正兩眼發(fā)亮的人也是不會容忍堅固消失的。
正如我們看到的,一個個優(yōu)秀的新聞人,始終眼中有光、心中有愛、腳下有力量。他們是一群有情懷的人,經常會流出孩子氣,不是不成熟,而是不愿故作深沉;經常會泛出憂郁氣,不是不懂偽裝,而是不愿意被世故同化;經常會冒出一絲絲傻氣,不是不食煙火,而是不愿意長成自己討厭的模樣。他們知道什么才是人間值得,自己更應該堅守什么。當然,堅守不是固守,更不是頑固不化,如同他們堅定向前,奔向融合前方。
無論是一個行業(yè),還是一個時代,方向感都是重要的。一個個記者努力向前,沿著正確方向,所有的奔跑,只是因為人間值得,相信人間值得。堅定共同價值,守定公共利益,篤定職業(yè)操守,才能無愧“記者”這個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