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著實是掀起了一波熱浪潮,逐步打破考生和家長傳統(tǒng)觀念里的高考模式。很多考生家長覺得選擇人數(shù)少的科目競爭肯定小,盡量就要選擇這樣的科目。政治科目選擇的人數(shù)就很少,那真的是這樣的嗎?在等級賦分制度下選擇政治科目,有沒有什么學習、賦分優(yōu)勢呢?
一、新高考模式下選擇政治的優(yōu)勢
1、高二可以減輕壓力:之所以說減輕壓力,是因為政治到了高二上學期才進入合格考,其他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在高一下學期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課程,所以說對沒有選擇政治科目的學生來說就要暫時先多學一門科目。
2、政治科目好的學生容易賦得高分:相對來說選擇這個科目的藝術(shù)特長生或者成績不怎么好的學生會比較多,那在這種情況下政治科目好的同學更容易賦得高分。
3、給未來考研、考公職打下堅實基礎(chǔ):大學公共課、必修課大有政治科目的身影,考研需要考到政治相關(guān)的知識,考公務(wù)員更是大量涉及這方面的內(nèi)容,這對以后得學習還是很有幫助的。
二、那選擇政治就一定能夠賦得高分嗎?
不一定,具體要看選擇該科目的人數(shù)和學生科目水平如何。
在這里,小編給大家分三種情況做解釋:
第一種情況:一個班30個人,30個人這個科目的水平都是中偏上的,甚至連最后一名這個各科目的分數(shù)都是93分,那么在賦分成績的時候得分就可能會是30-40分。這樣賦分的成績和自己原先真實成績相差甚遠,不好。
第二種情況:一個班30個人,30個人的水平均屬于中偏下,即使第一名成績原始分只有60分,在賦分的時候也能賦得90-100分,這是比較好的一種情況。
第三種情況:如果一個班30個人,該科目的學霸、中等生、學渣都是正常水平的分布,那這時候賦分就和真實水平接近了。
等級賦分制度的確和選擇科目的人數(shù)有關(guān)系,但是并不是選擇人數(shù)越少就越好的。
以北京高考的21等級賦分表為例,大家僅作參考:
給大家舉最淺顯的例子:王同學選擇的科目是地理,全省選擇地理科目的人數(shù)有20000人,李同學選擇的科目是政治,全省選擇政治科目的人數(shù)有10000人,王同學想要拿到A5級的88分,他就要考到2200-3000名,而李同學想拿到A5級88分,他要考到1100-1500名才有機會,只有達到了這個排名兩個同學之間的競爭力才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并不是人數(shù)越少賦分就越高的,結(jié)果是恰恰相反的,因此在選科的過程中不僅要參考自己興趣愛好、是否擅長該科目,還要實時關(guān)注一下選科的人數(shù)。
三、為什么選擇政治科目的人少呢?
1、得分容易的高分難:政治每年考試內(nèi)容變化大,得高分也很難。這本來就是政治這個科目的特點。政治這個科目一般和時政熱點是掛鉤的,往往學到高三,這個科目負擔就會相對增加,因為往年的真題和材料都已經(jīng)過時了,需要新學習背誦更多的新內(nèi)容;另外不僅要背的滾瓜爛熟,還要學會應(yīng)用,但這也未必能拿高分。
2、政治這個科目需要背的知識過多:政治跟語文一樣需要背誦很多死知識,但又比語文考的活,很多同學不想選擇政治,就去選擇地理或者歷史科目。往往政治在答題的時候把知識點答進去寫的滿滿一篇,但是卻拿不了分,因為需要背誦和理解的東西太多了,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
3、選擇人數(shù)少,賦高分更難:就以上原因,本身政治科目選擇的學生就比較少,因為人數(shù)少、考生能力參差不齊,賦分不夠公平,因此選擇這個科目的人數(shù)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