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實力: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綜合試點改革專業,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國防重點專業,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科學修養和創新意識,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數學和力學基礎,掌握船舶與海洋工程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該行業工作所需技能,能夠勝任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研究、設計、建造、檢驗、維修和管理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師、行業領軍人才和科學家。
培養特色:學院堅持國際化、開放化人才培養特色。學院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開展了“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型人才國際聯合培養項目”,與加拿大諾瓦斯克蒂亞大學、德國漢堡—哈堡技術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日本長崎綜合技術大學、大阪府立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學有定期交流項目。學院堅持理論學習與實習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培養模式。學院在第四學期結束后的暑假,會在大連和旅順開展為期半個月的認識實習,期間將參觀大連遼南造船廠、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等船企。在第七學期結束后的寒假,會在上海和江陰開展為期半個月的畢業實習,期間將參觀滬東中華造船廠、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船企。畢業去向: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到與船舶和海洋工程有關的公司及國家各部委機關,以及船舶設計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業工作。該專業畢業生近三年升學率均超過50%,就業率始終保持96%以上。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單位如下: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701、702、708、719研究所、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連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太平洋造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實力: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在交通、水利、能源、海洋等部門從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科學研究、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工科科技人才。培養特色:學院堅持基礎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培養模式。第四學期結束的暑假,會組織學生赴天津和黃驊港開展為期一周的認識實習,期間將參觀天津港、天科院、黃驊港等。第六學期結束的暑假,會在組織學生赴五大連池開展為期一周的工程地質專業實習,期間將參觀火山口、火山堰塞湖、地質博物館等。第七學期結束的寒假,會組織學生赴山東省或長三角地區開展為期半個月的畢業實習,期間將組織學生參觀各類已建或在建海港、內河港口碼頭,并聘請設計、建造、監理等單位總工程師在觀摩現場進行專業講座。該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題庫源于學院下屬的黑龍江水運規劃設計院港口航道設計所長期承擔的實際工程項目。學生在完成專業理論學習的同時,將接受專業工程師的指導,基于現實的港口航道工程設計項目獲得實踐訓練。畢業去向: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是全國交通部門(如中交集團下屬的設計院、工程局、港務局、科研院所),水利部門(如水利部下屬的工程局、設計院、科研院所),海洋局及國內各大石油公司所屬的企事業單位,土木建筑行業的規劃、設計、施工、經營管理等單位。該專業畢業生歷年就業率均超過97%。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單位如下: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下屬的第一、二、三、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中港第一、二、三、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上海、廣州航務局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長江航道局下屬重慶、武漢、南京航道工程局,交通運輸部直屬的科研院所,各航務工程局所屬的科研院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山東、黑龍江、廣州等海事局,深圳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交通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等。海洋機器人專業實力: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首個海洋機器人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科學修養和創新意識,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人工智能、控制、力學基礎,掌握海洋機器人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相關行業工作所需技能,能夠勝任海洋機器人研究、設計、建造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師、行業領軍人才和科學家。培養特色:學院堅持多學科交叉、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培養模式。海洋機器人具有技術高度集成和融合的特征,是一門將水動力技術、控制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仿真等高科技手段綜合運用于海洋領域的新興交叉學科。本專業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本科學制的前六個學期主要進行海洋機器人基礎核心課程的理論學習,第七、八學期主要進行相關創新創業實踐類課程的學習,并進行畢業設計,讓學生將理論基礎運用于工程實踐。專業所依托的水下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的軟硬件實驗條件可以充分的滿足本科生的科研、教學以及實驗需求。本專業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等與海洋機器人相關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類比賽,并且會配套相應的專業指導教師進行全程指導,為學生創造充足、良好的動手實踐機會。
畢業去向: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與工作,就業面極寬。畢業生中大多數到北京、上海、武漢、大連、青島、天津、廣州、深圳、南京都等地的研究所、國企、外資及合資企業和政府機關工作。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單位如下: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單位如下: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6研究所、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1、702、707、716、719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50試驗場、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網易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