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投票人數:37人
綜合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27% |
四星 | 45% |
三星 | 18% |
二星 | 5% |
一星 | 5% |
學生投票人數:37人
辦學條件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0% |
四星 | 27% |
三星 | 27% |
二星 | 8% |
一星 | 8% |
學生投票人數:37人
教學質量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3% |
四星 | 24% |
三星 | 27% |
二星 | 8% |
一星 | 8% |
學生投票人數:36人
就業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6% |
四星 | 41% |
三星 | 16% |
二星 | 2% |
一星 | 5% |
一、學科結構城市與環境學院以地理學為主體,包含生態學、環境科學、城鄉規劃等多個相關學科,具有理、工、文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學院擁有地理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011年北京大學建設了首批生態學一級學科,20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學生態中心掛靠城市與環境學院。2017年,北京大學地理學和生態學兩個學科首批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學院有地理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環境與生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土空間規劃與開發保護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和塞罕壩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學院繼承了以侯仁之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學界泰斗的學術思想,一大批中青年學術骨干活躍在地理、資源、環境、生態和城鄉規劃等各個領域,既推動著相關學科的理論創新,又為國家的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二、師資力量城市與環境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共有教學科研人員86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名(含雙聘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9名、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6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9名、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青年)8名。學院還擁有“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創新群體”“中國陸地植被時空格局與生態功能”“區域環境污染的生態健康風險”三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1個。
三、人才培養城市與環境學院目前設有5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生態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城鄉規劃(五年制工科),新開設2個交叉學科專業方向:環境健康(掛靠在環境科學專業),國土空間規劃(掛靠在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院現有在讀本科生約400人。
學院設有7個碩士研究生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現有在讀碩士生約209人。
學院設有5個博士研究生專業:自然地理學、生態學、人文地理學、地理學(環境地理學)、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現有在讀博士生約286人。
學院還設有地理學和生態學兩個博士后流動站。
在“211工程”、“985計劃”和“雙一流”建設的支持下,學院的硬件條件得到了迅速改善,為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奠定了基礎。學院優化整合地球系統科學國家級國際合作中心及塞罕壩國家級野外臺站,為學生的生態、環境和地理學的實習提供了條件。與相關學院聯合建立的環境與生態實驗教學中心以及地球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均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還建立了人地系統與環境遙感實驗室,供學生開展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城市設計方面的實驗。
學院擁有教育部遴選的地理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和環境科學特色專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環境科學和生態學三個專業入選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計劃。
四、科學研究學院科學研究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在近年內凝聚了三個重點研究方向:全球變化及區域生態環境響應、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城市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學院不斷夯實和發揮基礎研究領域的優勢,整合和組織力量完成了國家在生態系統碳氮循環與生物多樣性、污染物的區域環境過程及生態健康效應、自然地理過程耦合與資源環境效應、人地耦合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和陸地表層系統模擬與集成等領域的重大科研任務。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舉,兩方面的科研經費接近。科研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項目。近五年,學院共獲得科研經費超過4.6億元,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項,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基金委重大項目1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每年都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得到批準。
近年來,學院在國際、國內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均呈穩步上升的趨勢。2020年以學院為第一作者單位在SCI和SSCI收錄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0篇。方精云院士、樸世龍教授、李本綱教授等曾在Science和Nature等頂尖刊物上發表論文。
五、社會服務學院立足學科優勢,面向國家需求開展社會服務,深度參與了氣候變化應對、室內空氣污染控制、國土空間規劃、災后重建、自然保護、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決策研究;開展世界地理和國別地理研究,為“一帶一路”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積極參與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國家標準制定,服務于部門和行業管理。
學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與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10日正式簽署協議,成立了北大城環-鐵漢生態聯合研發中心。該中心在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項目的生態價值評估、PPP項目的盈利模式及城鎮化與智慧鄉村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學院與國際機構進行深度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與美國加州州立圣迭戈大學合作成立了“人地復雜系統聯合研究中心”,與美國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繼續合作支持北大-林肯中心。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高端智庫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融合地理學文理工交叉綜合學科優勢和北京大學地理學的影響力,著力打造新型高端智庫。在土地政策、城市治理、氣候變化應對、城鎮化等方面建設了多個高端智庫,在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國土空間規劃創新路徑探索、國土生態安全格局構建、城市土地政策、北京城歷史文化保護和中軸線申遺以及雄安新區建設等方面發揮了決策支撐作用。同時,參與起草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清潔能源、國土空間規劃等方面政策性文件和行業標準與規劃的制定。具體參看:http://www.ues.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