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師范學院坐落于享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xiāng)”美譽的中國著名石油工業(yè)城市——大慶市。學校的前身是1965年創(chuàng)辦的大慶師范學校。1980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大慶師范??茖W校。1993年改建為大慶高等??茖W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準在大慶高等??茖W校基礎上建立大慶師范學院。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學校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形成了“自強不息,臻于至善”的校訓,凝練了“質量立校,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辦學育人”的辦學特色。學校立足大慶、服務龍江、面向全國,堅持為基礎教育、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石油石化行業(yè)服務不動搖,不斷推進地方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2011年和2018年,學校先后順利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2017年獲批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2019年,學校入選“黑龍江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范建設高?!?;2020年,入選“黑龍江省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培育單位”。學校先后被授予黑龍江省學生工作先進集體、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省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示范點、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高校系統文明校園、省普通高等學校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F有主校區(qū)和方曉校區(qū)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61.8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7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32.06萬冊,電子圖書77.48萬。固定資產總值5.10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7億元。學校面向全國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招生,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2004人。2009年開始,與東北師范大學、東北石油大學聯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
學校有教職工706人,專任教師522人。正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83人,博士和在讀博士130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9.27%,“雙師型”教師240人,外籍教師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黑龍江省省政府津貼3人,有黑龍江省二級教授8人,黑龍江省優(yōu)秀中青年專家1人。有省級教學名師6人,省級模范、優(yōu)秀教師10人,省級青年教學能手1人,省級高層次人才2人,省級高校師德先進個人20人。無機化學教學團隊、學前教育基礎理論課程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
學校有14個學院,開設45個本科專業(yè),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工學、法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8大學科門類。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小學教育、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法學、市場營銷、繪畫專業(yè)是黑龍江省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英語專業(yè)、學前教育專業(yè)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學前教育學是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中心,深入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實施卓越人才培養(yǎng)計劃,大力加強實踐教學,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加強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建有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7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五類一流課程15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建有省級化學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建成校外實習、實訓、實踐基地173個,其中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校級示范實習基地23個,校級實踐教學基地聯盟6個。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3項。“十三五”以來,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2783項,其中國家級463項,省級1304項。應屆畢業(yè)生畢業(yè)去向落實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建校57年來,涌現出以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王春天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鐵人精神特質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
學校堅持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科專業(yè)建設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和石油石化行業(yè)服務的科研方向,不斷推動科學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發(fā)展。學校建有11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6個理工類科研實驗室,2個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我校為黑龍江省油氣資源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大慶精神研究中心為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黑龍江省油田應用化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為省重點實驗室。油田應用化學實驗室為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國家能源陸相砂巖老油田持續(xù)開采研發(fā)中心分中心、黑龍江省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中科院濕地研究中心大慶研究基地和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設在我校。“十三五”以來,學校承擔省部級及以上項目233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同時還承擔市局級項目419項。獲得市(局)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575項,其中獲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37項。學校的大慶精神與龍江西部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入選省第二批重點培育智庫和南京大學CTTI智庫?!按髴c精神研究中心”、“大慶市經濟學會”和“大慶旅游開發(fā)與管理研究中心”入選市首批重點培育智庫。大慶精神科普研修基地獲批第四批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我校動植物標本館為大慶市科普教育基地?!按髴c油陶”列入省“十三五”重點文化產業(yè)項目和黑龍江省創(chuàng)意設計產業(yè)發(fā)展專項規(guī)劃(2022—2030年)。
學校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fā)展,積極主動為基礎教育、地方經濟社會和石油石化行業(yè)服務。學校充分發(fā)揮黑龍江省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研培中心作用,高質量承辦“國培計劃”培訓項目,培訓各學科教師近3500人次。充分發(fā)揮教育部思政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作用,培訓省內外高校思政課教師5295人次。學校以滿足行業(yè)、企業(yè)人才需求、為地方經濟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為己任,積極開展中高層管理和技術培訓,服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和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十三五”以來,累計為行業(yè)、企業(yè)培訓各類人員9.5萬人次。學校協助國家能源陸相砂巖老油田持續(xù)開采研發(fā)中心建設,努力拓展結垢與腐蝕技術、微生物采油技術服務范圍,開展無機高分子絮凝劑、便攜式綜合錄井儀傳感器檢定裝置等研究領域技術攻關。其中,“三元復合驅沉積物控制技術”與大慶油田開展技術服務合作研究近50項,技術服務費1400余萬元。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大慶資源城市轉型、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和現代服務外包業(yè)發(fā)展、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路徑、依憲執(zhí)政與依法治市、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等領域加大政策與應用對策性問題研究的力度,為地方黨委和政府戰(zhàn)略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積極參與法律服務、藝術進社區(qū)、文藝展演等公益活動,產生了良好社會反響。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先后與美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日本、新西蘭、韓國、愛爾蘭等國家的一些大學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合作領域涉及聯合培養(yǎng)學生、互派教師、互派留學生、互派實習生、開展學術交流等方面?!笆濉币詠?,有三百余同學赴國外學習和交流,有來自俄羅斯、日本、韓國、英國、西班牙、加拿大、幾內亞、剛果、摩洛哥等國家的近百名留學生在我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