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學院是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坐落在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發源地、孔子故里、東方圣城曲阜。學校溯源于1951年創辦的滕縣專區干部文化補習學校,前身為濟寧師范專科學校,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濟寧學院。2008年11月,創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師范學校整建制并入。
學校根植孔孟之鄉,沐浴圣地儒風,秉承“博學篤志、擇善敦行”的校訓,形成了“至誠至樸、求是求新”的校風、“誨人不倦、敦品勵學”的教風和“學而不厭、切問近思”的學風。學校秉持“學生為本、教師為先、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圍繞建設高質量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路徑,大力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著力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數十年弦歌不輟,幾代人薪火相傳,學校先后為黨和國家培養了10余萬合格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后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省高校德育工作優秀單位、省級文明校園、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范校、省中華經典誦吟特色學校、省教學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省教育招生考試工作先進集體、省企校合作先進單位、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省綠化示范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全省高校“物業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儒家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初等教育學院校區(原曲阜師范學校)地處曲阜明故城內,西臨孔廟,北接孔府,地理位置獨特,人文環境優越。1926年,校內成立了魯西南地區最早的中共黨組織——中共山東省立二師支部。1929年,進步師生上演了轟動全國的反封建歷史話劇《子見南子》。1931年,組織魯南七校師生兗州截車要求南下請愿抗日事件震動全國。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原主席楚圖南曾在此執教。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原副總理萬里曾在此學習和從事革命活動。文化部原代部長、著名詩人賀敬之,著名作家吳伯簫等曾在此就讀。
學校占地1721畝,校舍建筑面積60.18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4155人。設有18個教學單位,50個本科專業、22個專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圖書館現有紙質藏書197萬冊,電子圖書103萬余冊,電子期刊243萬冊,訂購電子資源數據庫41個。學校擁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實驗設備,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3億元。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全國領先,教育教學信息化、智慧化建設躋身山東省屬高校前列,被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授予全國首家“智慧校園建設示范校”。“5G+智慧教育”項目入選教育部、工信部應用試點,“智慧教室”建設成果被山東省教育廳評為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入選第二批山東省智慧教育示范區(校)創建培育單位。學校實施校園景觀提升工程,校園內綠翠環繞、假山曲池,環境優雅,景色怡人。
學校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主動適應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形成教師教育優勢突出、應用學科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學校積極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濟寧市戰略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集中打造了化工、機電、信息、金融、生物、材料、教師教育等11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生物工程專業(群)為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建有省級特色專業8個、省一流專業8個,省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個、省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計劃項目專業2個。省一流課程7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省高校課程聯盟上線課程15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1門。學校不斷強化教師教育辦學優勢,加大教師教育投入,高標準建設了“教師教育培訓中心”。2018年以來,獲省級教學改革研究立項20項,獲省高等教育教學優秀成果獎8項。學校是省教育廳批準的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和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建設單位,與曲阜師范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簽訂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
學校持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實施“百名卓越人才”支持計劃,堅持引育并舉不斷壯大高層次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307人,其中,博士171人、碩士683人,正高級職稱83人、副高級職稱312人。兼職研究生導師5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山東省教學名師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濟寧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1人。現有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省高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1個,省高校青年創新團隊6個。
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濟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構建學生專業成長平臺。學校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建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488個。2018年以來,我校學生在省級以上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科技文化競賽中獲獎606項,形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學校堅持科研強校理念,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凝練學科優勢,突出科研特色。大力加強學科平臺建設,建有省重點學科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人文社科基地1個,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濟寧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濟寧市重點實驗室1個。組建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術中心、基礎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中心、資源開發與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成立了“濟寧學院3D打印研究院”、“濟寧學院靶向藥物研究院”。“濟寧學院生命科學實驗中心”被評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入選山東省科普示范工程,“孔府家學研修基地”和“濟寧學院圖書館”被批準為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2018年以來,獲批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17項;發表論文880篇,其中核心期刊516篇,SCI、EI、SSCI等收錄300余篇;獲授權PCT國際專利、中國發明專利共計104件。2022年自然指數排名進入中國大陸地區高校TOP200,省內高校排名第15名。
學校積極服務地方,主動對接濟寧建設“制造強市”、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目標,全力構建“政校企互動、產學研結合”生態系統。與濟寧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等簽署校地戰略合作協議,與濟寧市制造強市建設指揮部共同主辦了“合作共贏融合發展”校地對接會,進一步深化校企對接合作。與濟寧高新區管委會共建“濟寧靶向抗腫瘤藥物研究院”,與東宏集團、恒信集團、山東網商科技集團共建產業學院,與焦點福瑞達、山東世紀陽光共建產業研究院,與濟寧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專業性技術創新平臺,累計與中煤集團、山東公用環保集團、山東魯泰控股集團、辰欣藥業等行業、企業和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或技術合同60余項。
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先后與俄羅斯、烏克蘭、泰國、菲律賓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教師互派、學分互認以及留學生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多形式、深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穩步提升。
回首過去,山林篳路;放眼未來,玉汝于成。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內涵式發展,不斷提升治校能力和辦學水平,緊緊錨定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1385”戰略,科學落實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在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的作為,為實現建設應用型本科大學的目標、開創學校改革發展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